善良老木匠的奇遇:一双手艺改变三代人命运
在皖南群山环绕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周树根的老木匠。六十多岁的他脊背微驼,双手布满老茧,却总能在简陋的木工房里变出精巧的家具。村里人都说,周师傅做的木桶三十年不漏水,打的雕花床能传三代。
那是2015年的梅雨季,连日的暴雨冲垮了进山的唯一道路。周师傅惦记着山顶独居的孤寡老人张阿婆,冒着大雨扛着工具箱,沿着泥泞的山路走了三个小时。当他浑身湿透地出现在张阿婆家时,老人家漏雨的屋顶正用七八个脸盆接着水。
'您这屋顶得换三根椽子,两根檩条。'周师傅抹了把脸上的雨水,不等张阿婆推辞就爬上摇摇欲坠的梯子。暴雨中,老人颤抖着举着油灯为他照明,雨水和着汗水浸透了老师傅的蓝布衫。直到深夜,他才修好屋顶,临走时悄悄在米缸底下塞了三百块钱。
三个月后,城里来的扶贫干部在张阿婆家发现了周师傅的手艺。那修补过的屋顶严丝合缝,新换的椽檩上还刻着避雨的吉祥纹。更让人惊讶的是,周师傅给张阿婆做的助行椅,居然能根据地形自动调节高度。
'这是我在部队当工程兵时学的本事。'面对扶贫干部的赞叹,周师傅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说。原来他年轻时参加过抗洪抢险,后来跟着老班长学了一手木工绝活。转业回乡后,谁家门窗坏了、家具裂了,他从不收工钱,顶多喝口主人家粗茶。
2016年春天,村里来了支大学生志愿者团队。学设计的城里姑娘小林发现,周师傅不用一根钉子就能做出榫卯结构的八仙桌,用山核桃木雕的笔筒会散发淡淡清香。她把这些拍成视频发到网上,没想到点赞瞬间破万。
最动人的是周师傅的记账本——泛黄的作业本上记着谁家娶媳妇欠个梳妆台,哪户老人需要带扶手的矮凳。有些十几年前的账目后面画着小红旗,那是代表已经用帮忙干农活、送时令蔬菜等方式'还清'了。
在大学生们的帮助下,周师傅的传统手艺搭上了互联网快车。他制作的榫卯玩具在众筹平台获得二十万元订单,带动的第一个产业就是收购村民家的山核桃木。曾经只能当柴烧的边角料,现在变成了价值千元的工艺品原料。
2018年特大洪水时,周师傅带着徒弟们连夜赶制了五十艘简易木筏。这些用桐油反复刷过的木筏,后来救出了三百多名被困群众。洪水退去后,人们发现每艘木筏底部都刻着'平安'二字,笔迹和二十年前他在部队抢险时留在沙袋上的一模一样。
如今周师傅的工坊变成了非遗传承基地,他收的七个徒弟里有三个是返乡青年。去年春节,张阿婆的孙子从深圳寄来台电动工具,拆开包装发现里面躺着把手工木尺,尺身上细细刻着'丈量天地,勿忘初心'——正是周师傅的笔迹。
今年清明,有驴友在深山里发现座无名烈士墓。墓碑是块刻着五角星的木牌,经过风吹雨打仍字迹清晰。村里老人说,那是三十年前周师傅悄悄进山立的,墓里长眠着他的老班长。现在每周都有学生来扫墓,他们不知道的是,墓碑旁新栽的松树苗,用的正是周师傅独创的'三脚架'种树法——就像当年老班长教他的一样。
那是2015年的梅雨季,连日的暴雨冲垮了进山的唯一道路。周师傅惦记着山顶独居的孤寡老人张阿婆,冒着大雨扛着工具箱,沿着泥泞的山路走了三个小时。当他浑身湿透地出现在张阿婆家时,老人家漏雨的屋顶正用七八个脸盆接着水。
'您这屋顶得换三根椽子,两根檩条。'周师傅抹了把脸上的雨水,不等张阿婆推辞就爬上摇摇欲坠的梯子。暴雨中,老人颤抖着举着油灯为他照明,雨水和着汗水浸透了老师傅的蓝布衫。直到深夜,他才修好屋顶,临走时悄悄在米缸底下塞了三百块钱。
三个月后,城里来的扶贫干部在张阿婆家发现了周师傅的手艺。那修补过的屋顶严丝合缝,新换的椽檩上还刻着避雨的吉祥纹。更让人惊讶的是,周师傅给张阿婆做的助行椅,居然能根据地形自动调节高度。
'这是我在部队当工程兵时学的本事。'面对扶贫干部的赞叹,周师傅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说。原来他年轻时参加过抗洪抢险,后来跟着老班长学了一手木工绝活。转业回乡后,谁家门窗坏了、家具裂了,他从不收工钱,顶多喝口主人家粗茶。
2016年春天,村里来了支大学生志愿者团队。学设计的城里姑娘小林发现,周师傅不用一根钉子就能做出榫卯结构的八仙桌,用山核桃木雕的笔筒会散发淡淡清香。她把这些拍成视频发到网上,没想到点赞瞬间破万。
最动人的是周师傅的记账本——泛黄的作业本上记着谁家娶媳妇欠个梳妆台,哪户老人需要带扶手的矮凳。有些十几年前的账目后面画着小红旗,那是代表已经用帮忙干农活、送时令蔬菜等方式'还清'了。
在大学生们的帮助下,周师傅的传统手艺搭上了互联网快车。他制作的榫卯玩具在众筹平台获得二十万元订单,带动的第一个产业就是收购村民家的山核桃木。曾经只能当柴烧的边角料,现在变成了价值千元的工艺品原料。
2018年特大洪水时,周师傅带着徒弟们连夜赶制了五十艘简易木筏。这些用桐油反复刷过的木筏,后来救出了三百多名被困群众。洪水退去后,人们发现每艘木筏底部都刻着'平安'二字,笔迹和二十年前他在部队抢险时留在沙袋上的一模一样。
如今周师傅的工坊变成了非遗传承基地,他收的七个徒弟里有三个是返乡青年。去年春节,张阿婆的孙子从深圳寄来台电动工具,拆开包装发现里面躺着把手工木尺,尺身上细细刻着'丈量天地,勿忘初心'——正是周师傅的笔迹。
今年清明,有驴友在深山里发现座无名烈士墓。墓碑是块刻着五角星的木牌,经过风吹雨打仍字迹清晰。村里老人说,那是三十年前周师傅悄悄进山立的,墓里长眠着他的老班长。现在每周都有学生来扫墓,他们不知道的是,墓碑旁新栽的松树苗,用的正是周师傅独创的'三脚架'种树法——就像当年老班长教他的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