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老木匠与报恩的燕子:一个温暖人心的民间故事
在很久很久以前,江南水乡有个叫杨柳村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木匠,大家都叫他张师傅。张师傅手艺精湛,为人善良,虽然自己日子过得清贫,却总爱帮助别人。
那年春天特别冷,倒春寒让村口的老柳树迟迟不肯发芽。张师傅正在院子里做活计,突然听见屋檐下传来‘唧唧’的哀鸣声。抬头一看,原来有只小燕子从窝里掉了下来,右翅膀怪异地耷拉着。
‘哎哟,这可怜的小东西。’张师傅连忙放下刨子,用粗糙的大手轻轻捧起燕子。他发现燕子的翅膀被树枝划破了,还沾着泥水。‘老伴啊,快把咱的棉布头拿来,再煮点姜汤。’
张师傅的老伴王阿婆也是个心善的,他们用棉布给燕子包扎伤口,又用麦秆给它做了个临时的小窝。‘老头子,听说燕子在家做窝是福气,咱们可要好好照顾它。’
三个月后,小燕子的伤完全好了。它每天在院子里飞来飞去,有时还会落在张师傅的肩膀上啄他的耳朵。可到了深秋,燕子却不见了踪影。王阿婆抹着眼泪说:‘到底是野生的鸟儿,留不住啊。’
第二年惊蛰那天,张师傅正在给村里李寡妇修纺车。突然听见熟悉的‘唧唧’声,抬头看见屋檐下竟有五六只燕子忙着衔泥垒窝!那只被他救过的燕子格外显眼,翅膀上有一道白色的花纹。
更神奇的是,从那天起,张师傅家的日子渐渐好起来。先是城里来了个商人,高价订做十套雕花家具;后来下暴雨时,燕子们拼命叫唤,叫醒了熟睡的张师傅,让他及时搬走了院里的木材,避免了损失。
最让人称奇的是第三年。村里闹蝗灾,黑压压的蝗虫眼看着就要扑向麦田。突然,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四面八方飞来,像一张大网罩住了蝗虫群。后来老村长说,他活了大半辈子,从没见过这么多燕子。
秋收后,村民们捧着新麦做的馒头来到张师傅家。‘张师傅,您救的不是一只燕子,是咱们全村人的恩人啊!’李寡妇说着就要跪下,被张师傅连忙扶起。
这年冬天,张师傅用燕子衔来的泥和着糯米,重新加固了房梁。说来也怪,这泥巴冬暖夏凉,从此屋里再没漏过雨。村里人都说,这是燕子报恩给的‘仙泥’。
如今杨柳村口立着块‘燕来石’,上面刻着张师傅救燕子的故事。村里的孩子们都知道,每年燕子回来时,要在屋檐下放盏小油灯给它们指路。而张师傅活到九十八岁无疾而终,出殡那天,有人看见一群燕子绕着送葬的队伍飞了三圈。
这个故事在江南一带流传了上百年。直到现在,当地还有‘燕子不进恶人家’的俗语。老人们常说,善待生灵的人,总会得到上天眷顾。就像张师傅家那幅传了三代的对联写的:‘檐下燕语添福寿,心中善念化春风’。
(故事取材于江苏高邮民间传说,结合多地‘燕子报恩’故事类型整理改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