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木匠的报恩:一碗热汤换来十年守护

admin3周前未分类28

在青石镇的老街上,有个总爱哼着山歌修木门的张老汉。那年腊月里,他正给王家祠堂雕新门匾,突然听见墙根底下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。

‘谁在那儿?’张老汉放下刨子,看见个裹着破棉袄的年轻后生正哆嗦着啃冻硬的馍。后生嘴唇裂着血口子,却说自己是邻县来的木匠,叫陈树生,原本要去省城找活计,半路被偷了盘缠。

‘会榫卯不?’张老汉突然问。见年轻人点头,他转身从祠堂伙房端出碗冒着热气的萝卜羊肉汤,汤面上还漂着金黄的油花。‘吃饱了帮我打下手,今晚睡我作坊里。’

那年春节,陈树生跟着张老汉给镇上七户人家修了大门。开春时,张老汉发现这后生半夜总在油灯下画古怪的图纸。原来他偷偷改良了传统榫卯,做出的活计能扛住山里潮湿的梅雨季。

十年后的冬至夜,已经成了省城建筑公司老板的陈树生,带着工程队突然出现在青石镇。他们用特种防腐木重建了被洪水冲垮的百年风雨桥,桥墩上特意雕着碗热气腾腾的汤。

如今桥头石碑刻着‘一汤桥’三个字,张老汉每天都要拄着拐棍去桥上坐坐。有次听见游客问为啥叫这名,老人摸着桥栏上早已褪色的汤碗浮雕,笑得像当年那个雪夜一样暖和:‘这桥啊,是用一碗汤的利息盖起来的。’

镇上的孩子都知道,那年陈老板带着测量队来考察时,在张老汉作坊的破柜子里,整整齐齐码着十年来从省城寄来的汇款单,每张背面都写着‘汤钱’,却一分都没动过。

去年暴雨冲毁了下游三个村子的便桥,第二天清晨,村民们在河滩上发现堆成小山的防水木材,每根上都烙着个小小的汤碗标记。这事上了省报头条,但没人找得到那个神秘的捐赠者。

只有张老汉在电视里看见新闻时,对着八仙桌上新收到的明信片嘟囔:‘这傻小子,寄信还是和当年一样,邮票总贴歪。’明信片背面印着正在施工的山区希望小学,落款处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汤勺。

相关文章

老木匠的传家宝:一把木梳背后的三代温情

在皖南群山环绕的溪口村,有位头发花白的陈老汉总爱坐在青石门槛上打磨木块。村里人都知道,老人手里那把油光发亮的榉木梳,藏着一段让整个县城都动容的往事。1998年盛夏,刚满十岁的孙女小娟突然高烧不退。镇卫...

善良的老木匠与报恩的燕子:一个温暖人心的民间故事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江南水乡有个叫杨柳村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木匠,大家都叫他张师傅。张师傅手艺精湛,为人善良,虽然自己日子过得清贫,却总爱帮助别人。那年春天特别冷,倒春寒让村口的老柳树迟迟不...

欢迎使用Z-BlogPHP!

欢迎使用Z-Blog,这是程序自动生成的文章,您可以删除或是编辑它:)系统生成了一个留言本和一篇《欢迎使用Z-BlogPHP!》,祝您使用愉快!...

善良的鞋匠与神秘老人:一碗热汤改变命运的故事

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住着一位名叫张老实的鞋匠。他手艺精湛却从不涨价,破旧的鞋铺里总挂着半新的棉布帘子,冬天挡风,夏天遮阳。镇上人都知道,张鞋匠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——每到冬至那天,他必定在门口支起煤炉,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山神的报恩: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传说

在云南大理苍山脚下,有个叫云岭的小村庄。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守林人老杨头的故事,村里最年长的李阿婆至今仍会对着山神庙的方向抹眼泪。那是1983年的寒冬,刚退伍的杨振华被分配到苍山林场工作。这个寡言少语的...

善良老木匠的奇遇:一双手艺改变三代人命运

在皖南群山环绕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周树根的老木匠。六十多岁的他脊背微驼,双手布满老茧,却总能在简陋的木工房里变出精巧的家具。村里人都说,周师傅做的木桶三十年不漏水,打的雕花床能传三代。那是2015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